紙白銀是國內商業銀行推出的貴金屬理財方式,投資者根據銀行的報價在帳面上買賣“虛擬”的白銀,通過技術面分析、基本面分析等方法,把握銀價的走勢對其進行低吸高拋,賺取波動的差價。所以投資者對影響銀價的重要基本面因素必須有基本的認識,在投資過程中才不至於犯原則性的重大錯誤。
一、供求關係
人類開採白銀的歷史可與追溯到4000多年前,由於當時銀的開採量很小,因此當時它的價值比金還貴。西元前14-16世紀埃及王朝的法典規定,銀價為金的2倍;時至西元17世紀的日本,政府所規定的金、銀價值還是相等的。
時至今日,隨著冶煉技術和存儲量的提升,雖然白銀的價格已被金價遠遠地拋在身後,但它特有的物理化學特性和工業用途,使它廣泛地被應用於電子電氣、感光材料、醫藥化工、消毒抗菌、環保、白銀飾品及製品等領域。近年來,白銀的工業需求正穩步快速增長,數據顯示,未來數年現有的白銀儲量將消耗殆盡,而已經探明出的儲量也只夠開採十餘年的時間。供求因素決定了白銀價格中長期趨勢可以被看好。
二、環球經濟狀況
當經濟狀況繁榮安定,人們安居樂業、生活無憂,大眾的投資欲望自然而言地會增加,民間購買白銀進行保值或收藏的需求會大為增加,銀價將從中得到一定的支持。相反地,如果經濟蕭條、人們生活堪憂,在基本生活水準都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哪有這麼多的閒錢投資於白銀呢?
三、通貨膨脹水準
當一個國家的物價穩定,其貨幣的購買能力就越穩定,相反地,如果通脹率越高,貨幣的購買力就越弱,這種貨幣就愈缺乏吸引力。假設美國等世界主要國家的通脹水準加劇,人們持有現金根本沒有保障,收取利息也趕不上物價的暴升,人們就更傾向於投資黃金白銀,其價格將因此而受到推升。
綜上,在進行紙白銀投資時,投資者應該從多從財經日曆中留意主要國家的經濟指標與通脹水準,當市場對白銀的投資保值需求越大,紙白銀價格走高的可能性就越大。
[版權聲明]本文章為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https://www.gold2u.com,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將依法保留追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