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投票結果,人民幣正式被納入SDR一籃子貨幣中,成為除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后的第五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儲備貨幣,權重為10.92%,超過日元和英鎊,僅次于美元和歐元。該決議將于2016年10月1日起生效。這對人民幣國際化將具有里程碑意義,并將倒逼中國金融體制改革,以適應這一新要求。
SDR是IMF于1969年創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用以彌補成員國官方儲備不足,其價值目前由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
SDR創始之初是為了支持實行固定匯率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參加這一體系國家的政府或中央銀行需要持有黃金和廣為接受的外幣,用于在外匯市場上購買本國貨幣,以維持本國貨幣匯率。但黃金和美元這兩種主要儲備資產的國際供給不足以支持當時的世界貿易擴張和金融發展。因此,國際社會決定在IMF支持下創造一種新的國際儲備資產。
資本項目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是相輔相成良性發展的。資本賬戶更加開放使得人民幣國際化向更深發展,從而推動人民幣的交易量上升,在SDR所占權重也會越來越大,“人民幣加入SDR籃子的象征意義更大”
目前的人民幣并沒有完全適應市場化的環境,市場配套并不普及,金融管理上也并不適應,股災等諸多現象表明中國對其資本市場的把控還有些力不從心。
人民幣加入SDR并不能短期內提升全球央行對人民幣的需求,但人民幣入籃所具有的更深層的目的是讓人民幣進入國際體系,推動中國金融的改革。
[版權聲明]本文章為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https://www.gold2u.com,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將依法保留追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