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二三十年代的偉大操盤手利弗莫爾,就是那本《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作者。他的人生最終是一個悲劇,就是因為他把自信心膨脹到了上帝一般可以去主宰市場的程度,他雖數次東山再起,但最終都死在重倉并試圖左右市場的瘋狂上,后來直至破產而開槍自殺。
他雖是一個交易大師,但我的讀后感是認為,他的交易歷程上的手法前后不一,前面謹慎順勢,后面重倉并妄圖和市場決戰。因暴富而腐敗的生活也加速了他狂妄的心理遐想。他的整個人生完全可以說明,一輩子立于反弱(在逆境中求存)的謹慎并徐圖累積(我們不需去想要征服并左右市場,事實上也辦不到),才是交易者終極目標和終極價值。這才是有意義的交易,這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財富的擁有,不可能,也不會是你交易行為或是人生中的主要矛盾。相反,財富無論多少,它永遠只是次要矛盾,永遠只是附帶的成果。交易以及交易人生的主要矛盾,是你必須一輩子老老實實的保存自我、徐圖發展,一輩子需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地設法不被傷害。當然,這就更需要完善自我智慧和自我人格。
要很清楚的明晰自己的交易行為和交易人生永遠處在辯證法的發展端。由此也看出,能夠生生不息,永葆生命活力,是多么的寶貴。在交易上來說,永遠努力控制風險并徐圖發展,進而永遠的朝著“輕倉、順勢、止損”等處努力。永保交易活力和生命不息的活力,就是交易行為和交易人生的終極價值。而不是對所謂的暴富、名利等不堪一擊的虛幻東西的追求。表現在我們做交易上,永遠不問盈利,只問自己控制了風險沒有。
[版權聲明]本文章為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https://www.gold2u.com,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將依法保留追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