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之後,林肯政府大量印刷紙幣大搞戰爭融資,導致了黃金白銀的價格同時出現跳漲,當時倫敦銀價格最高曾漲至3美元/盎司。但隨著戰爭的結束,美國財政收支逐漸恢復平衡,倫敦銀的價格隨之下跌,有回到了1美元附近。
19世紀的最後25年,美國多個州都發現了儲量巨大的銀礦,世界每年的礦產白銀產量達到此前的4倍,如此巨大的產能湧入,使當時的西方工業國政府都紛紛對白銀價值的穩定性產生了懷疑,從德國開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等一系列歐洲國家,紛紛從金銀複本位,轉向了金本位。
到了19世紀末,當時世界主要國家中,除了中國、印度和美國,基本上都採用了金本位制度。貨幣地位越來越弱加上產量暴增,倫敦銀的價格從1876年開始,就相對於黃金就一路下跌,一跌就跌了65年......
1900年,美國正式通過《金本位法案》,這意味著美元體系中白銀已經變成了一種商品,再也不是價格固定的貨幣本位標準。由於當時美國工業規模位居世一,幾乎相當於英國、德國和法國的總和,美國廢棄白銀的貨幣地位,就意味白銀在國際舞臺上已經失去其貨幣資格。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全球建立起以黃金為基礎、美元為核心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此後20多年時間裏,黃金在國際上一直維持35美元/盎司的價格,白銀的價格則持續維持低位。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美國開始持續發生通貨膨脹,民眾又被禁止擁有黃金,很多人便開始通過購買白銀來對抗通脹,倫敦金的價格從1960年開始,有逐漸上升至2美元/盎司以上。
[版權聲明]本文章為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https://www.gold2u.com,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將依法保留追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