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這個專業金融名詞的解釋,大家可以這樣理解:它是倫敦金融市場上銀行之間相互拆放英鎊、歐洲美元及其它歐洲貨幣資金時計息用的利率,通常報出的利率為隔夜(兩個工作日)、7天、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年期的,該利率一般分為兩個利率,即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兩者之間的差額為銀行利潤。
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簡稱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它可以說是構成當下金融世界的基石之一。作為市場短期銀行間利率水平的基準利率,LIBOR由各大銀行每天報價后經由加權平均計算而成。LIBOR利率被廣泛的應用于衍生產品合約的構建、定價以及風險管理之中,全球有數萬億美元本金的未到期衍生品合約的基準利率是LIBOR。
LIBOR的地位十分重要,其計算方法是采取幾家主要銀行的報價后加權平均產生,比如說美元的LIBOR是由十七家銀行報價產生的,因此LIBOR有可能被操縱。2010年以來,逐漸發酵的巴克萊操縱LIBOR案件,揭露了LIBOR這一基準利率與生俱來的短板,因此監管和業界呼吁基準利率改革的呼聲從不斷醞釀。
2017年7月,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宣布將于2021年底不再公布Libor報價,美國、歐元區、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也都宣布了貨幣市場基準利率改革方案,并已逐漸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其實早在2013年2月,G20組織就授權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審查和改革主要基準利率,拉開了全球貨幣市場基準利率改革的序幕,并提出了兩條改革方案:一是改進基準利率形成機制,加強對LIBOR的監管并對其進行改善,提出升級版銀行間拆借利率(Inter Bank Offer Rate,IBOR+);二是尋找替代參考利率。
[版權聲明]本文章為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https://www.gold2u.com,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將依法保留追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