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市供需趨於平衡?!油價暴跌近4%、創數月最大單日跌幅

2025-11-13

週三(11月12日),國際油價大幅下挫逾2美元/桶,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新報告指出,全球石油供需將在2026年實現平衡,標誌著OPEC從此前“供給缺口”的預測轉向“供需相抵”的新態度。

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期貨收跌2.45美元,報每桶62.71美元,跌幅3.76%,此前一個交易日曾上漲1.7%。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收跌2.55美元,報每桶58.49美元,跌幅4.18%,此前一日上升1.5%。

OPEC指出,隨著OPEC 擴大生產規模,全球石油供應量將在明年與需求持平。此前,該組織仍預測2026年將出現供應短缺。


漢聲APP

Price Futures Group高級分析師菲爾·弗林(Phil Flynn)表示:“市場對OPEC的判斷反應強烈,認為供需平衡的前景是導致油價下跌的關鍵因素。市場希望相信供需已達平衡,我認為這次市場比以往更認真對待OPEC的表態,而非IEA。”

與此同時,國際能源署(IEA)在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中預測,石油和天然氣需求可能將持續增長至2050年。這一觀點與其此前預測的“本十年全球石油需求見頂”形成鮮明對比,顯示IEA正在弱化基於氣候承諾的預測方法。

Again Capital合夥人約翰·基爾達夫(John Kilduff)指出,OPEC的展望出現在原油賣家“難覓買家”的背景下。“有部分原油貨物無人問津,”基爾達夫稱。“市場短期定價結構正在重塑,整體上美國經濟也顯現出疲軟跡象。”

分析人士此前已指出,原油過剩供應正在抑制油價上漲。OPEC 本月同意暫停明年第一季度的增產計畫,此前自8月起已逐步撤銷減產措施。

IG市場分析師托尼·西卡莫(Tony Sycamore)在研報中表示,美國政府重啟有望提升消費者信心與經濟活動,從而帶動原油需求回升。

美國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預計將在週三晚間表決一項已獲參議院批准的法案,以恢復政府機構至1月30日的資金撥款。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預計將在週四公佈其最新能源市場展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