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憂慮蓋過地緣風險,油價小幅下跌

2025-09-23

週一(9月22日),國際油價小幅走低,儘管俄羅斯及中東地區局勢緊張,但市場對供應過剩的擔憂佔據主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已根據OPEC 協議提高出口,該國預計9月原油出口量將在每日340萬至345萬桶之間。

油價表現

10月交割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 WTI, Financial)期貨下跌0.04美元,收於每桶62.64美元,跌幅0.06%,該合約即將到期。布倫特原油(Brent)期貨亦下跌0.11美元,報每桶66.57美元,跌幅0.16%。

地緣政治局勢緊張

中東地區緊張局勢升級,多國近期承認巴勒斯坦國地位,令地區矛盾進一步加劇。與此同時,東歐局勢也趨於緊張,愛沙尼亞指控俄羅斯戰機未經許可進入其領空。儘管如此,當前尚未對原油供應造成直接衝擊。

市場預期與供需前景

上周,布倫特與WTI雙雙下跌逾1%,市場情緒受供應充裕與需求疲軟拖累。SEB分析師指出,全球原油需求預計將自今年三季度起逐步走弱,並持續至2026年一季度,而OPEC 產量仍處於上升趨勢。

背景分析

近年來,原油市場的定價邏輯呈現出“雙重壓力”:一方面,OPEC 維持高產以穩定市場份額,美國葉岩油在高油價環境下亦不斷增產,形成明顯的供應過剩格局;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尤其是歐美製造業低迷與中國需求增長乏力,使原油消費增速難以維持疫情後復蘇的高位。

在這種背景下,地緣政治風險(如俄烏衝突、中東動盪)雖然會階段性推高市場風險溢價,但往往難以持續對油價形成支撐。投資者更傾向於關注結構性供需矛盾——即產量擴張與需求放緩的錯配。這意味著未來油價可能更易受全球經濟數據與OPEC 產能政策的主導,而非單一的地緣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