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彭博社週三(9月17日)報導稱,中國央行正在制定計畫,放寬黃金進口限制,這標誌著中國朝著開放全球最大黃金市場邁出了一小步。
(截圖來源:彭博社)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了一份草案,旨在擴大“多用途許可證”的適用範圍,將其有效期從六個月延長至九個月,並取消使用次數限制,從而加快黃金進口。更多中國港口也將獲得黃金清關許可。
彭博社指出,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為購買黃金創造了良機。更廣泛地說,貿易摩擦的緩解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可喜的進展,因為全球對黃金前所未有的興趣推動金價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需求是推動金價上漲的重要驅動力,但由於政府的進口管制,買家往往被迫支付高於國際價格的溢價。
大宗商品發現基金(Commodity Discovery Fund)駐香港分析師Samson Li表示:“這是中國為與國際慣例接軌而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意義重大。”
(截圖來源:彭博社)
中國央行使用配額嚴格控制黃金進口,這對於管理人民幣匯率至關重要,因此新規旨在增加靈活性,而非放開閘門。
這些提議也適用於出口,但由於中國更廣泛的資本管制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積累外匯儲備的意圖,實際審批受到更嚴格的限制。
Gold Harvest Consulting創始人Doris Bao表示,獲得倫敦金銀市場協會(代表全球最大的交易場所)認證的黃金精煉廠應該會受益於這些更寬鬆的規則,因為它們負責進口、加工和再出口金條。
她還表示,這些精煉廠還能幫助陷入困境的國內珠寶行業完成更多海外訂單。
香港諮詢公司Precious Metals Insights Ltd.董事總經理Philip Klapwijk表示,中國央行此舉的時機與貨幣市場息息相關。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自4月以來持續走高,預計未來還會進一步升值,這對中國政府促進出口、應對經濟通縮壓力的努力構成挑戰。
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本幣走強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黃金購買成本更低。
Klapwijk表示,放寬進口限制可能會刺激對美元的需求,並有助於抑制人民幣升值。
定價影響力
彭博社指出,更廣泛的背景是,北京方面雄心勃勃,希望加強對包括黃金在內的進口大宗商品定價的影響力。
Money Metals Exchange 分析師Jan Nieuwenhuijs表示:“中國黃金市場進一步開放的每一項舉措都必須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然而,由於中國資本帳戶仍然封閉,我認為國內黃金市場短期內不會完全開放。”
今年中國為發展黃金市場而採取的其他舉措包括允許中國保險公司購買黃金,這可能會增加一個重要的需求來源。
隸屬於中國人民銀行的上海黃金交易所(Shanghai Gold Exchange)也首次在大陸以外擴張,在香港設立了新的金庫並簽訂了合約。目前,中國央行正在採取更多措施,擴大其全球影響力。
Nieuwenhuijs說道:“許可證限制是阻礙中國成為真正的國際黃金交易中心,使其流動性與倫敦相媲美的障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