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10月15日),國際油價小幅下滑,並連續第二天維持在五個月低點附近。市場受到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及國際能源署(IEA)關於2026年供應過剩預期的雙重壓力。
布倫特原油期貨(Brent crude futures)下跌0.48美元,跌幅0.8%,收於每桶61.91美元;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下跌0.43美元,跌幅0.7%,收於每桶58.27美元。
美國銀行警告稱,若中美貿易緊張進一步加劇、同時OPEC 增產,布倫特油價可能跌破每桶50美元。
IEA週二發佈報告稱,全球石油市場明年可能出現每日高達400萬桶的供應過剩(supply surplus),遠超此前預期。
報告指出,這主要源於OPEC 產油國與非成員國增加產量,而全球需求增長依然疲軟。
同時,作為全球最大兩大原油消費國,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再次升溫。
兩國近期互相對航運徵收新增港口費用,這一“針鋒相對”的舉措可能擾亂全球海運物流。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華盛頓並不希望進一步升級衝突,並強調特朗普總統(Donald Trump)準備於本月晚些時候在韓國與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會面。
然而,上周中國宣佈加強稀土出口管制,而特朗普則威脅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徵收100%關稅,並收緊軟體出口限制,令貿易局勢再度緊張。
中國通縮壓力持續 美聯儲或繼續降息
中國9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雙雙下滑,顯示房地產低迷與貿易緊張繼續施壓經濟。
與此同時,美國投資者愈發確信美聯儲將繼續降息。
週二,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表示,美聯儲縮表行動或接近尾聲,並為進一步降息“敞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