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9月25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4月“解放日”(Liberation Day)提出的大規模關稅,曾一度讓美元作為全球錨貨幣的地位面臨風險。不過,隨著最終關稅水準被下調至更溫和的區間,美元的安全地位可能暫時得以保全——這是最新經濟研究得出的結論。
研究指出,美國享有的所謂“過度特權”(exorbitant privilege),源於美元作為無風險資產的角色,這使得全球資本湧入美國,並讓美國能夠以更低利率借貸。而這種特權高度依賴於開放的全球貿易,因為其他經濟體的命運與美國經濟表現緊密相連。
保護主義將削弱這一聯繫及其帶來的好處。研究作者——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塔裏克·哈桑(Tarek Hassan)、三藩市聯儲(San Francisco Fed)副總裁托馬斯·默滕斯(Thomas Mertens)、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的王婧燁(Jingye Wang)——通過模型測算認為,當關稅水準達到26%時,將成為一個臨界點,使歐元等競爭貨幣有機會在全球經濟中取而代之。
目前特朗普實施的平均關稅水準約為17%至18%,研究認為,這雖可能削弱美元地位,但尚不足以徹底顛覆其全球主導地位。研究報告寫道:“美元之所以成為全球最安全的貨幣,是因為美國經濟受到衝擊時,會帶動全球需求的大幅波動,從而刺激投資者將美元作為對沖貨幣和其他風險的避險工具。”
報告進一步強調:“美元的避險屬性是壓低美國利率、吸引全球投資以及成為匯率穩定目標的關鍵力量。但如果貿易戰長期持續,將會威脅這一均衡。”
這份研究作為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本周經濟會議的討論內容之一,正值外界高度關注特朗普政策下美元的全球地位之際。
紐約聯儲本周也將召開會議討論這一議題。投資者則在解讀複雜的數據:近期美元價值有所下滑,可能是一個警告信號;但與此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股市創下新高——這顯示市場對美元計價資產的需求依舊旺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外界對美國喪失全球地位的擔憂。
不過,研究作者警告稱,這一切並非理所當然。去年春季的市場表現已敲響警鐘。
“在全球市場動盪時期,美國股市、國債和美元同時貶值,這與以往全球風險上升時美元走強的慣常模式大相徑庭,”作者們在報告中寫道。“美元的避險貨幣地位嚴重依賴於相對自由的貿易。如果美國將自身經濟與全球貿易流隔離,那麼支撐美元作為全球最安全貨幣的力量將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