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黃金正以勢不可擋的姿態不斷創下紀錄,包括週二的最新紀錄3790美元。
華爾街精英對此表現出興趣,例如億萬富翁瑞·達利歐(Ray Dalio),他認為投資組合的15%應該配置在這種貴金屬上。但這場漲勢同樣吸引了普通消費者的注意。看看Costco就知道了,該公司目前將金條列為線上最暢銷商品之一。
無論外界怎麼看,黃金正在風頭正勁,但這一切並非一夜之間發生。
其上漲背後有三大宏觀驅動因素,其中兩個已經醞釀數月,一個則是本周才出現。以下按時間逆序排列:
(1) 中國的新計畫
彭博社週二的一份新報告稱,中國正試圖成為外國主權黃金儲備的託管方。換句話說,它希望存放其他國家購買的金條。報導稱,至少有一個東南亞國家對此表示了興趣。
這一舉措從兩個方面利好黃金價格。首先,它激勵更多人——在這種情況下是各國政府——去購買黃金。其次,通過將其提升為國家金融優先事項,中國正將自己確立為這一體系中的另一大主要參與者,而該體系的唯一目的就是不斷買入並持有黃金。
(2) 更多降息的前景
鑒於美聯儲在9月會議上決定降息25個基點,這可以被視為第二個最新的黃金利好因素。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僅僅是降息的預期也在整個2025年推動黃金上漲,直到傑羅姆·鮑威爾最終真正採取行動。
技術原因很直接:如果美聯儲將持續降息,債券收益率會隨之下降,使得債券相比於不生息的資產(如黃金)更缺乏吸引力。
此外,較低的利率提升了通脹走高的預期,而黃金正是投資組合中用來對沖通脹的工具。
(3) 經濟動盪時期的避風港
這一催化劑指向了黃金在歷史上的核心功能:作為一種避險資產,投資者在尋求安全與穩定時會選擇它。
儘管近期黃金的上漲可歸因於降息預期,但在2025年上半年,其主要驅動力來自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
例如特朗普的關稅狂潮,在4月初以“解放日”達到高潮,動搖了市場,投資者紛紛湧向避險資產。這一問題目前可能退居次要地位,但新一輪關稅的陰影依舊存在。
此外,特朗普幾乎持續不斷地攻擊美聯儲,要求其降息。這挑戰了央行的獨立性,並在一些人看來削弱了美國政府資產的吸引力。
於是,黃金成為沒有國債包袱的避險選擇。
接下來會怎樣?
展望未來,華爾街的預期依然看漲。高盛甚至認為,特朗普對美聯儲的施壓中蘊含一線希望,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如果他繼續這樣做,金價可能飆升40%。
頂級投資者們也加入了這場盛宴。億萬富翁David Einhorn和“債券之王”傑弗裏·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最近都在媒體上大唱黃金的讚歌,後者甚至將其視為頂級投資理念。
隨著年內還將有兩次降息預期,幾乎很難在黃金的多頭邏輯中找到弱點。或許唯一可能破壞這一趨勢的,就是它自身的成功——即投資者開始質疑這波不斷創紀錄的漲勢是否已經走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