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股市上漲、黃金價格停滯,投資者似乎正從黃金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轉向本地股票市場,這令黃金ETF資金流出在7月可能創下歷史新高。
彭博社彙編的數據顯示,中國四大在岸黃金ETF——華安易富、博時、易方達和國泰基金——在7月合計淨流出約32億元人民幣(約合4.5億美元)。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5.5%,創下去年9月以來的最佳表現。
(來源:彭博)
“部分投資者正在從黃金中獲利了結,轉而追逐股市更強的上漲勢頭,”華安基金管理公司分析師Steve Zhou表示,該公司發行中國規模最大的黃金ETF。他指出,散戶投資者是此次資金流出的主要推動者。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實物黃金市場。儘管中國的黃金ETF規模相較於全球同行仍較小,但它們是本地投資者接觸黃金的便捷方式之一,也是衡量市場情緒的重要晴雨錶。自五年前銀行停止為個人開設黃金交易帳戶以來,個人直接投資黃金的管道受限。
今年迄今黃金仍是表現最強勁的大宗商品之一,受益於避險需求增強、美元走弱以及各國央行的持續買入,價格上漲約25%。不過,這波漲勢主要集中在2025年前四個月,價格在4月創下歷史新高。自那以後,即使包括高盛在內的銀行仍看好其進一步上漲的潛力,但黃金價格基本呈橫盤整理。
與此同時,中國股市受益於政府對“內卷化”、惡性價格戰以及工業領域產能過剩的整頓。此輪被官方稱為“反內卷”的改革有望改善企業盈利能力和財務表現,從而提升股市吸引力。
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表明黃金ETF的資金流出被轉投到本地股市。近幾周,滬深市場的股票ETF總體上仍呈淨流出狀態,儘管這些數據無法反映針對單只股票的投資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大宗商品類股票在今年表現亮眼。該板塊此前連續三年跑輸大盤,但在供給側改革和總投資高達1670億美元的西藏水電專案帶動下,已躍升為市場的領跑者。
中國光大證券國際的策略師Kenny Ng表示:“我認為短期內股市仍將維持強勢,而黃金也不會出現大幅下跌。”他補充道,未來中國的黃金ETF“可能會趨於穩定,不太可能出現劇烈的資金流入或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