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的下半年,國內金融市場中最重磅的事件莫過於人民幣的正式“入籃”——其中的“籃”,是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分析觀點認為人民幣“入籃”能助益改革,推動國內金融市場向國際先進水準看齊。從全球看,“入籃”亦將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在相關領域的合作。
經過7年的努力,人民幣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第四大結算貨幣和主要的投資貨幣。人民幣的國際化地位正受到全球瞻目,同時得到了IMF的認可——人民幣的成功入籃正正是上述成就的真實寫照。
然而,在人民幣取得成功的背後,同樣伴隨著新的挑戰的來臨。廣大投資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後,權利擴大了,但承擔的義務也相應地增大,人民幣的穩定性也會因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而有所變動。
從貨幣專業層面看,我國匯率制度的改革始終沒有到位,而且尚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外匯市場,外匯市場的概念局限在銀行間的市場,目前利用上海自貿試驗區進行的人民幣離岸交易市場也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即便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也沒有開放的外匯市場作為配套,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人民幣入籃後,還將面臨其他四大自由兌換貨幣的競爭,在國際市場投機性很強的情況下,人民幣可能面臨較大的匯率波動,繼而影響人民幣的國際聲譽。因此,我國如何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阻擊國際投機,是入籃後金融改革所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版權聲明]本文章為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https://www.gold2u.com,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將依法保留追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