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入藍背景是怎樣的

2016-10-27

 

人民幣入藍在去年(2015年)年末就確定了,于今年(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回顧人民幣入藍的過程,看起來還是比較順利的。現在,我們來考究一下人民幣入藍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導致人民幣如此健康地入藍。

 

中國的經濟還在中高速增長,增長的態勢沒有改變,目前我國貨物貿易還有比較大的順差,我們外商的直接投資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FDI和ODI都是持續增長的,外匯儲備也非常充裕。這些因素決定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

  

中國現在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可以預想,人民幣入藍之后,基本匯率制度不會改變。

  

中國匯率機制改革的最終的目標是要穩步地實現人民幣匯率的清潔浮動,這有一個過渡的過程,這個過渡的過程應該是漸進和穩健的,也就是說我們完全有能力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同時,我們也會增強市場機制的作用,匯率雙向的彈性都會增加,但是這個過程一定要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在匯率改革的過程中,正常雙向的波動是不可避免的,完全符合經濟規律。實際上現在人民幣對美元的波動率是最小的,比較歐元、日元、英鎊對美元的波動率,他們對美元的波動率要比人民幣大得多,新興市場的貨幣對美元的波動率更大。

 

當前SDR審查包括兩個標準:一是出口規模,即某個國家或地區在考察期前5年中的貨物和服務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二是該貨幣“可自由使用”,即在國際交易支付中被廣泛使用和在主要外匯市場上被廣泛交易,實踐中主要通過貨幣在全球外匯儲備、國際銀行業負債、國際債務證券、跨境支付、貿易融資中的比重及在主要外匯市場交易量等指標來衡量。

  

2010年SDR 審查時中國已滿足出口標準。過去五年來,人民幣國際化迅速發展,可自由使用程度不斷提高。基于各項評估指標,基金組織執董會認為有充分的基礎可以認定人民幣為可自由貨幣,決定人民幣入藍成功。


[版權聲明]本文章為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https://www.gold2u.com,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將依法保留追究權。